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面对一项颠覆性技术的时候,创业公司几乎总是能够抢占先机,顺着浪潮扶摇直上,而传统行业巨头却往往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成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作者克里斯坦森向我们阐述了公司兴衰背后蕴藏的规律。

20世纪60年代,IBM如日中天,市值占到了美国GDP的3%,是大型计算机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苹果公司所在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在那时还是一个属于少数计算机爱好者的新型市场,市场规模远远小于大型计算机的市场。个人计算机相比于大型计算机,并没有涉及到任何的新技术。而当时的苹果公司之于IBM,有如蚂蚁之于大象。只要IBM愿意,他们完全可以生产出行业领先的个人计算机,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源将苹果公司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IBM并没有这么做。等到他们意识到个人计算机的市场前景,姗姗来迟地推出第一款个人计算机的时候,苹果公司早已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

为什么IBM的管理者视角受到了局限,没有看到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前景?在书中,作者引入了价值网络的概念。正如人是环境的产物一样,公司也是自身所处环境的产物。公司与上下游的其他公司形成了相互合作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形成了自己独特价值网络。每一个产业链中的公司,都处在这个价值网络之中。IBM公司处在生产大型计算机的价值网络之中,公司的管理层自然倾向于将资源生产客户所需要的产品中:更快更强的大型计算机。性能极差的个人计算机,显然完全满足不了IBM客户的需求。

个人计算机则处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价值网络中,个人计算机厂商的客户是计算机发烧友。对于IBM来说,个人计算机的市场极小,在这个市场去抢占市场份额,并不能给公司的营收带来实际性的提升。IBM的管理者自然看不上个人计算机的市场,因此并没有将任何资源投入到生产个人计算机中。

个人计算机就是破坏性技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破坏性技术通常并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基于现有技术创造出的一种新组合。个人计算机的技术相比于大型计算机的技术并没有更加复杂,IBM完全有能力造出行业领先的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这项技术拥有破坏性,是因为它能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这项技术在早期完全不能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这项技术所催生的早期市场因此有着与主流市场完全不同的价值网络。这个市场规模较小,入不了主流市场企业的法眼,因此给了创业公司的星星之火一个燎原的机会。随着这项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在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够追赶上主流市场的需求。这时,创业公司就会进入主流市场,去挑战主流市场领先企业的地位。当主流市场的领先企业意识到这一点时,通常已经为时已晚。它们的对手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在主流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可以和自己掰手腕了。

总的来说,大公司相比创业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他们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建立的流程与价值观(上层建筑)曾经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但是面对经济基础的转变(一个新兴市场),这些上层建筑反而成了他们拥抱新市场的阻碍。

了解了这个规律之后,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做呢?首先,不要试图在不要尝试在成熟市场上与行业领先的企业掰手腕,这样一定会粉身碎骨。创业公司想要成功,必须借助破坏性技术所引发的浪潮的力量。因此,创业公司需要能识别一项技术是否是破坏性技术。一项破坏型的技术,一定能产生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市场是新的,是小众的,与主流市场的客户是有差异的。可以确定的是,破坏性新技术早期的客户一定是不确定的,难以被预测的。因此,创业者需要通过快速迭代,迅速将产品投入市场,才能确定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改进产品。

破坏性技术的规律也意味着,创业者一定会成为underdog。破坏性技术最开始出现在小型的新型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很小,不被绝大多数人看好。因此,创业者所看重的新技术,一定是不符合主流市场的价值,为主流市场所背弃的。在大众的眼中,在领先企业的高管与员工眼中,这项新技术是低端的,是不成熟的,是无法盈利的,是他们所看不起的。创业者一定会处在主流价值链的低端,成为一个underdog。为了长期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忍受成为短期的underdog。创业者需要在一项技术的市场前景还不明朗时勇敢下注,这意味着承受很大的风险。然而,风险是永恒存在的,市场风险与竞争风险是相对的。创业者不去承受市场风险,就意味着技术成熟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冒险(指承受竞争风险)才是风险最小的选择。